中新網上海新聞11月17日電 (記者 鄭瑩瑩)作為2022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的重要活動之一,2022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醫生云大會17日在上海舉辦。會上,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、張伯禮紛紛“發聲”。
鐘南山:面向人民生命健康
鐘南山院士在當天的視頻講話中介紹,2014年,75位院士共同在上海發起大專家.COM平臺,以“傳道、授業、解惑”為方法路徑,實現“服務于醫、服務于民”的目的,助力解決醫生成長難等醫療健康領域關鍵問題。
鐘南山說,大專家.COM醫生云大會走到今天已經第八屆了。本次醫生云大會跟以往不同,今年大專家.COM將攜手16個城市進行MedBrain城市戰略合作試點,共同探索創新數字化產品,在提高居民健康管理能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。
他在以《大專家——傳道、授業、解惑的回顧與展望》為題的視頻主旨發言中稱,該工作的背景跟過去、跟現在,和二十大有關系,最近提出了四大面向,“特別是新冠疫情以后,(提出了)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經濟主戰場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以及面向人民生命健康(四大面向),同時也提出來從‘以治病為中心’轉向‘以健康為中心’”。
張伯禮:“二十條”絕不是躺平 是與病毒相適應
張伯禮院士在會上稱,最近我們國家“二十條”(發布)以后引起了很大的反響,大家也非常關注。
到底怎么解讀“二十條”?他指出,實際上這“二十條”總的趨勢是更加科學、更加精準,絕不是躺平,絕不是放開,是要逐步地過渡到和病毒的變化相適應,“病毒變了,策略就得變!
他表示,隨著病毒的變化,隨著整個疫情的轉變,(措施)還會不斷地調整,“這個調整是以變應變,宗旨是以人民為中心,把生命至上放到最高位置,更科學、更精準,而不是其他的!(完)
注: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!
編輯:鄭瑩瑩